《金融时报》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·沃尔夫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说,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,在应对最近的经济危机上,并不成功,因此需要重建。
沃尔夫认为,经济学是一门实用学科,就像医学一样,宏观经济学尤其如此。凯恩斯当年创办宏观经济学,就是为了应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。他的思想也体现在后来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政策中。但是,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过去十年之后,重新回头审视,沃尔夫发现,宏观经济学的表现并不好,“它需要重建”。
核心宏观经济模型中的两个重要假说,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预期已经受到了挑战。它没有能力预测到危机的爆发,而且在危机期间是完全失效的。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斯蒂格利茨就说,“不包括危机可能性的宏观经济学没有抓住重点,就好像一种药物不假设出现心脏病的可能性一样。”
此外,在危机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上,沃尔夫认为宏观经济学的表现也不好。有效的仍然是凯恩斯当年提出的方法: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,以及让银行体系快速恢复活力。从结果来看,2007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已经超过了10年,但是恢复水平仍然不尽人意,尤其是欧元区国家。“这次复苏实际上算不上成功。”
沃尔夫的结论是,“我们经济的运行方式被极大忽视了”。他提出,经济学应该关注两个任务:第一是,如何让经济更能抵御狂热和恐慌的影响,这涉及到如何避免危机的发生;第二是,如何尽可能快地让经济恢复健康,这涉及到在危机发生后如何复原的问题。
讨论区
问天2017 留言:
王逸勐 留言:
GMEGA| 国兆数据 留言:
宁久微 留言:
前路迷茫,经济学者们仍需努力。
《逻辑思维》曾讲过: 经济现象不是人类单个经济行为的综合。它是独立存在的社会现象。它的演进速度总是超越人类的认知速度,需要人类探索其运行规律。
郭健杰 留言:
能否从行为经济学中衍生出相关分析,或者和宏观经济学相结合。
比起"灾后重建",如何预防才是关键。
Aaron 留言: